Search

今天跟大家講一講我買書的四個階段。

本來我是不太喜歡讀書的人,後來因為想學象棋...

  • Share this:

今天跟大家講一講我買書的四個階段。

本來我是不太喜歡讀書的人,後來因為想學象棋,進而或者是購入,又或者是偷竊了很多象棋的棋譜和名人的對局,所以,我可以說是因為讀書而收益其中。

當我由乩童轉變去信真佛宗之後,我是將盧勝彥每一本書都買入,而且我很辛苦找盧勝彥第一本很失敗的作品《財源滾滾術》,這本二手書我也買到了。

提這個點是很重要的,因為這個習慣是跟日後的第二個階段是息息相關的。

先說第一個階段,我是在貨倉工作,我很想「快速成長」轉去做銷售員,所以,只要看到關鍵字「銷售」、「說服」、「成功」、「變/超越/卓越」有關的書我都會買入。

總而言之,就是「亂買」,只要看到有相關的關鍵字,我還沒看過的就買。

這個階段,我根本無法判斷好壞,甚至我也不敢問老胡有什麼書好可以推薦。

所以看到關鍵字就「亂買」,這個階段對我來說很重要,也影響了我買書的習慣。

即便到了今天,只要是我想學的領域,也是針對相關的關鍵字,看到就「亂買」。

第二個階段,很簡單,就是說,當我在那個領域喜歡了某某作者,我就不管三七二十一,某某作者有什麼書,我就買入什麼書,這已經不能說是亂買,而是開始「亂中有序」了。

譬如,年輕時很喜歡李敖,李敖寫的情書,我也買,李敖罵政治人物的書也買,只要有他的名字我就買。

信仰真佛宗時養成的習慣,信仰宗教系階段,我不斷收集陳建民和南懷瑾的書。

這個階段我是以人為主——最大的好處是(也有壞處和缺陷的),好處是:對某些角度開始會有高敏感,價值觀和思考模式也漸漸被感染到擬似作者(或者說是模仿了作者)。

壞處是一旦作者有所偏頗,你也會跟著「盲視」!

在這裡必須說一說,像這樣讀書法——從亂買到追蹤一個作者——約莫是一年左右,有不少的顧客開始覺得我談吐不凡,他們都是在談話聊天時,突然被我找到一個話題,讓我有所發揮,也吸引到顧客聽我所講——有不少顧客告訴老胡,老胡事後對我說,ABC的顧客在跟你吃飯後,開始有聊天時就這樣認為你是談吐不凡的人,據說,老胡也有這個感覺。

如果要我馬後炮詮釋的話,我猜是我不小心在講話的時候,多次引用了我喜歡作者的相關詞彙。

第三階段是:以脈絡為重!
這裡有兩個微細處:
第一個是隻要我追蹤的作者有提過的,我都會找來看;只要我追蹤的作者說他喜歡誰,他受誰影響我都會買來看;還有,只要他引用過的資料,我也會買入。
第二個是該學問/思想/技術(手段)的上下脈絡,那個學問思想的演變史,我都會慢慢系統化找來看。

第四個階段是受博學和尚影響的。
李敖說自己買書,一買就是買兩本,一本是被他用來切割得支離破碎的,他會將之分檔歸類,用來做筆記和記錄。

博學和尚他本身在不同的地方都有他的圖書館,故此,博學和尚買書都會買三本的,理由是無論他在那個地方,他都可以閱讀。

博學和尚最特別的是,不同的版本都會互相對照閱讀,觀察其中的微細不同。

此後不同的版本,我都有購買下來的習慣了。

我說的四個階段,不是次第,而是新增和綜合。

就是說即使今天,我是四個階段都有:
接觸新領域的開始階段:「亂買」。
在開始對該領域有模糊概念,是找一個人來跟,給他感染。
直到自己是有更深入的概念後,就要上窮碧落找脈絡,窮通思想演變和各派不同的側重點了。

至於你看到照片中有不少的書,同一本書我買了兩本,如照片中的「熟年大腦」不是因為不同版本而買入,而是很多時候,我已經買了這本書,去到書局時又忘記自己「已經」買過這本書,所以又重複買入,回家之後才會哎呀怪叫一聲:原來家裡已經有了!

這時候多出來的書本……就很可能送給我「喜歡」的「有緣人」了!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